国家三级中医医院
后退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省针灸医院来望大型义诊

作者:本站     发布时间:2015-06-22     浏览:3133次

 

 

好   消   息

 

热烈欢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专家组来望江中医院开展大型义诊!

刘广霞教授主讲“冬病夏治”专题讲座,欢迎广大居民前来参加,咨询!

义诊时间:627日上午8:00-11:30;  义诊地点:县中医院门前。

讲座时间:627日上午10:00-11:30; 讲座地点:住院部一楼大会议。

急诊咨询电话:7179999   医院电话:7171391

 

 

来院义诊专家简介

 

刘广霞,教授、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中医系。现任安徽针灸临床学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针灸理论教学及临床医疗工作。擅长针药并用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及妇儿科疾病。如中风、面瘫、失眠、胃脘痛、消化不良、月经不调、痛经、小儿咳嗽、疳积等。



    朱春沁,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老年病二科主任,主医师,1982年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中医系,19823月至19943月在安徽省东至县人民医院中医科工作,19943月至今在安徽省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工作。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年,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临床中灵活运用多种治疗手段治疗疾病。擅长中西医结合、针药并用治疗中风及其并发症、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眩晕、颈椎病、腰腿痛、骨质疏松症、血管性头痛、面瘫、失眠、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脂肪肝、慢性腹泻、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现任安徽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健康管理学会委员。安徽省中医学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费爱华,副主医师,博士,安徽省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安徽省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继承人。擅长运用针灸、中西药治疗各种老年病:包括糖尿病,出血性和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病、老年性心脏病及心功能不全的治疗。

 

链接:

 

冬病夏治在三伏  穴位贴敷疗顽疾

 

 

 “冬病夏治”是祖国医学中很重要的预防医学思想,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依据“天人合一”的理论,结合天灸疗法,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伏天人体气血旺盛,腠理开泄,此时贴敷,药力更易直达脏腑,可达到激发正气的目的,增加抗病能力。对于哮喘、慢支等寒冷季节发病加重的疾病而言,采用“冬病夏治”的疗法,将这些冬天好发、阳气虚弱的疾病,在阳气旺盛而未发病的夏季,通过中药敷贴等方法进行治疗和调理,以减轻在冬季发作时的症状和病情,从而促进其康复。

“冬病夏治” 是中医适宜技术和特色疗法之一,因其“简便廉验”颇受患者的青睐。 

一、治疗适应症:

1、呼吸系统疾病:慢性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反复感冒等。

2、风湿免疫性疾病:关节疼痛及肢体麻木、肩周炎、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3、慢性疼痛性疾病:颈椎病、腰腿痛、各类关节疼痛等。

4、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辩证属脾胃虚寒证、脾胃虚弱证者。

5、耳鼻喉科疾病: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等。

6、儿科疾病:哮喘、咳嗽、支气管炎、体虚易感冒、脾胃虚弱等。

7、慢性皮肤病:荨麻疹、冻疮、硬皮病等。

8、妇科疾病:慢性盆腔炎、痛经、经行泄泻、不孕症等。

9、男科疾病:男性不育、阳痿、早泄、慢性前列腺炎。

10、其他:阳虚型体质的人群。

二、冬病夏治相关知识 

1、何谓冬病夏治?

   根据中医“天人合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趁夏日阳气正旺之时,用穴位敷贴、针刺、艾灸、理疗、按摩以及内服温补阳气的中药等方法治疗冬寒季节易发作的诸如咳嗽、哮喘、支气管炎等虚寒性疾病,可借三伏天之阳气,使患者虚阳恢复正常,增强抗病驱邪能力,从而预防和减少疾病在冬季来临时再发作,此谓夏防冬病,“冬病夏治”。实践证明:穴位敷贴是冬病夏治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2、何谓穴位敷贴?

  穴位敷贴是将药物敷于体表相关穴位以防治疾病的中医传统特色方法,夏季多用。我院每年三伏天开展“冬病夏治——穴位敷贴”这一独具特色的传统疗法,为广大虚寒性疾病患者根除顽疾,排忧解难。

3、穴位敷贴疗法的作用: 穴位敷贴疗法具有温通经络、散寒祛湿、温肺化痰、温胃止痛、理气活血、补肾壮阳、增强体质、扶正祛邪、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再发作等作用。

4、穴位敷贴疗法的特点:该法操作简便,费用低廉,内病外治、安全无毒副作用,深受患者喜爱,特别是既不打针又不用吃药,最易为儿童接受。

5、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的最佳时间及疗程:

 每年三伏季节天阳之气正旺之时,是用穴位敷贴进行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每510天一次,每年3次,连续敷贴34个三伏天。今年713日初伏、723日中伏、812日末伏,因此,今年穴位敷贴、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在7-8月份。

6、穴位敷贴注意事项:

1)成人敷贴时间一般6-8小时,小儿一般2-4小时,帖敷药物期间,应减少运动、避免出汗,尽量减免电扇、空调直吹,以利于药物吸收,应尽量避免使用寒凉、过咸等可能减弱药效的食物,尽量避免烟酒、海鲜、辛辣、牛羊肉等食物,以免出现发泡现象;

2)如果出现水泡,不要惊慌,水泡不大,可不予治疗,如果太大,可到医院皮肤科处理;

3)保证充足睡眠,调节情绪,注意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情绪激动、烦躁或悲伤忧郁;

4)中医敷贴只是疾病治疗的一种手段,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因此原本在服药的慢性病患者在进行中医敷贴期间也不要盲目减药、停药。

三、冬病夏治常见问题解答:

 1、 “冬病夏治”的作用机理是什么?
     “冬养三九补品旺,夏治三伏行针忙。”这是古时中医养生的一个场景,讲的是对于身体虚弱者来说,三伏天针灸、拔罐能起到与冬天吃补品一样的效果。“冬病夏治”的原理归结起来只有两条:一是针对寒邪;二是针对体质虚寒。自然界存在许多致病因子,古人将之概括为风、寒、暑、湿、燥、火,称为“六淫”,其中寒邪引发的病,多发病于冬季。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反复感冒、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腹泻、冻疮等。将这些冬天好发、阳气虚弱的疾病于未发病而阳气旺盛的夏季进行治疗和调摄,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现代实验室研究证实,穴位贴药后能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能力,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减少,皮质醇显著提高。穴位贴药通过刺激穴位以及药物的吸收、代谢、对肺部的有关物理、化学感受器产生影响,直接和间接的调整大脑皮层的植物神经系统功能,改善机体的反应性,增强抗病能力。

23岁的孩子患哮喘可以贴伏贴吗?听说孩子皮肤嫩可能会起泡,可以进行治疗吗?    
       答:冬病夏治就是采用发泡的原理来刺激穴位,治疗疾病的,您的孩子可以采用此种方法,由于年龄小,贴敷的时间不宜过长,24小时即可, 1岁以下婴儿一般不宜做贴敷,他们的皮肤过于娇嫩,可能无法耐受药物的刺激。
    3
、患者正逢哮喘发作期,能贴药吗?如果正在发烧呢?
  答:穴位贴敷是一种冬病夏治的方法,能有效地预防哮喘等病的复发,如遇哮喘正发作时,除了贴药以外,还应到内科看医生,对症治疗;如遇发烧,需要等发烧症状缓解后再敷贴。
    4
、贴药时间以多长为宜,当天晚上能洗澡吗?
  答:贴药的时间一般为小儿24小时,成人68小时,但个人体质不同,如贴药后自觉局部痒、刺痛的,可适当缩短贴药时间,如贴药后无任何不适反应的,可适当延长贴药时间1小时或更长。一般小孩及皮肤较嫩薄的人可适当缩短贴药时间。贴药部位在6小时内不要碰冷水,贴药后2天之内不宜冷水冲凉和游泳。
 
     5、如贴药后出现皮肤上起泡怎样处理?
  答:由于所敷贴的多为辛香刺激的药物,比较敏感的患者会出现起泡现象,甚至泡消后会留下浅浅的疤痕,这都属正常现象。起泡时可用四环素眼膏等外涂患处,但如果并发感染就要及时到医院看医生处理。

6、错过这3天还能来贴药吗?
  答:可以的。如果因多种原因未能在指定的3天时间来贴药,可以在“三伏天”这段时间里(713日,723日,812日)的后1-3天(例如:713日未能来贴药,可以在7141516日)来贴药,也有很好的疗效。
    7、贴药期间,在饮食方面要注意什么?
    答:贴药期间,忌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戒鱼、虾等易致敏食物;忌易化脓食物,如牛肉、烧鹅、鸭、花生、芋头、荔枝和榴莲等及其它煎炸食物。

     


地址: 望江县回龙街道逸仙路1号,望江大道与逸仙路交叉口西南300米
总值班电话(24小时值班):15155642229 / 办公电话:0556-7171391 / 急诊电话:120选望江县中医院 / 急诊咨询电话:0556-7179999
皖ICP备2024040455号-3 技术支持:众和网络 皖公网安备 340827023409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