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促进】检验科开展病原学标本规范采集知识培训
近期,医院聚焦高质量发展,学科建设步伐加快,新增科室相继开诊,各科室收治患者逐渐增多,加上当下正值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为促进医院微生物室运行规范化、科学化,提高临床科室病原学送检项目的准确率,助力临床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的有效落实,5月28日下午,检验科依托医院二季度感控小组会议组织开展了专题培训。
培训中检验科曹瑞医生就临床中采集频度较高的痰培养、血培养、尿培养、脓肿细菌培养、浆膜腔积液及粪便培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主要涵盖检验前样本准确,及时采集送检,控制检验前变量,提高检验质量,对采集器皿的要求,采集量,检验项目明细,做了规范化讲解。
培训中强调病原学标本的规范化采集及送检对微生物培养与鉴定的意义重大,需要临床、护理及检验人员及时沟通、共同努力,通过加强规范化采集的培训,提高病原学标本阳性结果的检出率。
这次培训不仅让医护人员学习到了病原微生物标本采集与运送,也增进了检验科与临床科室的理解与互信,让临床科室更好地了解到检验科工作的流程,让标本的采集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
病原学标本规范化采集知识要点:
痰培养:使用抗菌药物前或停用抗菌药物3天后采集标本;晨痰是最佳标本,不能采集唾液。
血培养:采集部位皮肤消毒(75%酒精消毒后,用碘伏进行二次消毒,后再用75%酒精进行第三次消毒)后方可穿刺。
尿培养:取清洁中段尿(晨尿),排尿时将前段尿弃去,从中段尿开始用无菌容器采集。
脓肿细菌培养:需用无菌生理盐水擦洗病灶表面后,用一次性使用拭子采集脓液和病灶深部的分泌物送检。注意尽量刮取化脓组织与正常组织交界处
浆膜腔积液及粪便细菌培养:少量穿刺液连同注射器一并送检,大量穿刺液需打入无菌容器,大便培养需置于无菌容器。
【检验科简介】
望江县中医医院检验科位于门诊部二楼,科室设有血液、体液、免疫、生化、微生物、PCR等几个功能区。实验室配备了先进的仪器设备,包括Cobas 601、 Abbott i2000、Mindray cl2000i、Sysmex cs-2500、System XT-4000、Mindray BC-7500、MQ-2000PT、AFS2000A、Beckman AU5800、Beckman AU680、AVE-752、AVE-766、BR-1000、LABSTAR100、显微镜两台、生物安全柜、净化工作台等仪器设备。检验科秉承着以病人为中心,以检验质量为核心,全心全意的为病人和临床服务的宗旨,用科学的态度,精密的设备,写出真实的化验结果,为您的健康生活竭诚服务。
检验项目主要包括:● 生化类:肝功能、肾功能、血脂四项、血脂六项、血糖、电解质、心肌酶谱、大生化、小生化、淀粉酶、风湿两项、胆碱酯酶、二氧化碳检测等。● 临检类:全血细胞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凝血五项、尿液沉渣分析、大便常规、阴道分泌物检验、精液常规检验、关节液检验、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实验等。● 化学发光类:肿瘤标志物、甲状腺功能、性激素六项、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甲状旁腺激素等。● 微生物类:痰液培养、分泌物培养、结核菌涂片检查、一般细菌培养及鉴定等。● 免疫类: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HIV抗体检测、乙肝两对半定量检测、乙肝两对半定性检测、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等。
供稿:曹芸云
编辑:谢小芳
一审:方小娟
二审:徐艳霞
三审:刘 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