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三级中医医院
后退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院务公开
院务公开

2013年全省中医药工作要点

作者:本站     发布时间:2014-06-13     浏览:1404次
 

各市卫生局,广德、宿松县卫生局,省直医疗卫生单位:

现将《2013年全省中医药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安徽省卫生厅

                       2013117

 

(信息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2013年全省中医药工作要点

 

2013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全省中医药工作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为中心,扎实推进中医药改革与发展,重点抓好县级公立中医医院综合改革,扩大农村中医药工作县乡村一体化管理试点,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完善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快中医药人才培养步伐,把我省中医药改革与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一、深化中医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加大对中医药深化改革的指导力度,重点对县级公立中医医院综合改革、农村中医药县乡村一体化试点等工作进行督促指导。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中医药改革与发展的新成绩、新经验、新举措,积极研究并协调解决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落实省7部门《关于公立中医医院改革试点的实施意见》,不断完善相应的配套政策和措施,持续推进我省中医药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召开全省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启动会,与各市、县签订年度目标任务承诺书,将年度任务指标纳入医改监测指标统一考核,督促各地切实抓好提升工程各项任务的落实,重点加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建设,确保实现年度目标。结合农村中医药县乡村一体化管理试点的推进,继续开展国家和省级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工作。

三、启动中医药惠民活动计划。为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深化医改中的作用,今年在全省各级各类中医医院全面启动以“提高疗效、控制费用、改善服务、提升满意度”为主题的中医药惠民活动计划,制订实施方案,统一时间节点,统一活动内容,组织和引导各级中医医院更新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模式、打造服务品牌、推出系列便民惠民措施,放大医改惠民政策效果,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

四、强化中医药特色与优势建设。扎实推进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切实做好迎接国家评估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力争以优异成绩通过验收;继续实施中医药“三名”工程,加强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中医专科专病建设,组织对“十二五”省级重点中医专科专病建设项目、中医临床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的中期评估;成立重点专科协作组和优势病种协作组,筛选中医优势病种,形成诊疗规范并推广应用;采取优惠政策,鼓励特色中药制剂的研发和应用。

五、加强中医机构规范化建设。继续开展等级中医医院评审工作,完成三级中医医院和二级中医医院的评审工作;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和中西医结合工作,指导综合医院中医药示范单位创建工作;鼓励和引导民营中医医疗机构发展,适时召开全省民营中医医疗机构座谈会;强化中医药服务的机构、人员、设备、技术等要素的准入管理,做好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考试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中医医院和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诊疗行为;加强对中医医院介入技术准入和消毒供应室的管理;严格中医医疗广告的审批,继续开展虚假违法中医医疗广告的监测和查处工作。

六、开展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加快二级甲等以上中医医院中医“治未病”中心建设,推动其他县以上中医医院中医“治未病”科室建设,鼓励中医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纵向联合,完善配套政策,明确服务内容,统一服务标准,全面构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使中医药更广泛地惠及人民群众。落实好已列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的中医药健康管理项目,认真总结推广我省中医药在防治艾滋病、甲型H1N1流感和手足口病等方面经验,健全中医药参与重大疾病防控与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工作机制,加强国家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基地和重点研究室建设,积极参与重大疾病防治,发挥中医药的重要作用。

七、加快中医药人才培养步伐。开展安徽省名中医评选工作,并适时召开表彰大会;做好我省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启动安徽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加强安徽省“十二五”中医临床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日常管理,按照培养方案和年度培养计划要求,积极开展培养工作和组织中期评估;认真实施第三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加大招募招聘力度,鼓励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和中医药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卫生机构工作,继续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中医药大中专毕业生工作,开展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考核考试工作,落实农村具有一技之长人员纳入乡村医生管理工作,开展中医类别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和县级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培训工作。

八、推动中医药科技创新。积极组织申报国家和省中医药科研项目,加强在研国家和省中医药课题的日常管理,完善科研课题管理的组织模式和机制。继续做好全省民间医药基本现状调查工作,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整理民间医药方药技术,认真组织评价验证,并采取措施鼓励中医医院引进、吸收和利用,筹建国家中医药传统医药知识保护与研究中心华东分中心。继续做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认真总结试点工作组织管理、技术操作等经验,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一部署,有序推进监测站点建设工作。

九、推进中医药文化建设和传播工作。积极推进中医药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探索建立中医药文化建设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发挥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和中医药文化科普演讲团的作用,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活动,继续组织编写科学严谨、内容丰富、贴近大众的中医药文化科普作品,营造中医药文化引领和推动中医药事业改革发展的新格局。加强中医药新闻宣传工作,加强《中国中医药报》驻安徽记者站和中医药机构宣传网络建设,培训中医药宣传骨干。充分发挥我省中医药的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深化我省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安徽中医药的国际影响。

 

                                                     

  抄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政府

  抄送:省政府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安徽省卫生厅办公室                   2013117日印发          

 


地址: 望江县回龙街道逸仙路1号,望江大道与逸仙路交叉口西南300米
总值班电话(24小时值班):15155642229 / 办公电话:0556-7171391 / 急诊电话:120选望江县中医院 / 急诊咨询电话:0556-7179999
皖ICP备2024040455号-3 技术支持:众和网络 皖公网安备 340827023409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