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春分健康养生
春分是阴阳平衡、昼夜均分的节气,此时人体阳气升发,肝气旺盛,脾胃易受木气克制,需注重疏肝健脾、调和阴阳。结合中医“治未病”理念,从饮食、起居、运动、情志等多方面综合调理,可有效预防春季常见疾病,提升机体抵抗力。
一、饮食调养:平衡寒热,疏肝健脾
1. 甘温护脾胃
春分时肝旺易克脾土,饮食宜选甘温平和之品,如山药、红枣、蜂蜜、小米、南瓜等,可健脾益胃;避免油腻、生冷食物,减轻脾胃负担。
--推荐药膳:养心安神汤(排骨、茶树菇、灵芝、枸杞等)可调和气血,缓解春困。
--寒热均衡:若食寒性海鲜(如蟹、蛤蜊),需搭配姜、葱等辛温调料调和。
2.辛味助升发
适当食用韭菜、香椿、荠菜等辛香蔬菜,顺应肝气升发,但需避免过量辛辣以防肝火过旺。
--代茶饮:春季养肝茶(如菊花、枸杞、玫瑰)可疏肝明目,搭配美容养颜茶增强效果。
二、起居护阳:科学“春捂”,防寒润燥
1. 御寒保暖
春分乍暖还寒,需遵循“三保暖”原则:护后腰、肚脐、脚踝,避免过早减衣。
--春分灸:艾灸中脘、足三里等穴位,助阳祛寒,健脾暖胃。
2.规律作息
早睡早起,顺应阳气升发;适当午休(不超过30分钟)以养心神。
三、运动导引:升发阳气,调和气血
1. 传统功法
--敲胆经:晨起敲打大腿外侧胆经(每条腿2-3分钟),助肝疏泄,缓解目干涩。
--升阳五禽戏:仿虎扑、鹿奔等动作,提升阳气,增强筋骨活力。
2. 温和运动
放风筝、散步、慢跑等可舒展筋骨,改善颈椎不适,促进气血循环。
四、情志调摄:平和心绪,疏肝解郁
春分对应肝脏,情绪波动易致肝气郁结,需保持心境平和,忌大怒、焦虑。
--踏青郊游:接触自然,赏花观景,疏解压力。
--中医音疗:通过音乐疗法(如角调式乐曲)调和肝气。
五、中医特色疗法:内外兼调,防病固本
(一)经络调理:疏肝健脾
1.拔罐法
作用 :刺激太阳膀胱经和督脉,帮助排毒、调节内分泌、增强免疫力。春分养阳,拔罐可促进阳气生发。
操作建议 :重点在背部膀胱经(脊柱旁开1.5寸)及督脉(脊柱正中线)进行,每周1-2次,每次留罐5-10分钟。
治未病科推荐:【平衡火罐】
平衡火罐通过闪罐、揉罐、走罐等手法刺激背部督脉及膀胱经,疏通经络、祛湿排毒,尤其适合春季湿气重、代谢减缓的特点,能促进气血运行,缓解肩颈腰背酸痛等亚健康问题。其次,其温经散寒、活血通络的作用可调和脏腑功能,调节阴阳平衡,改善春困、失眠及慢性疲劳。此外,该疗法能激发阳气、增强免疫力,契合春季养肝护阳的养生原则,帮助身体排出冬季积存的寒湿邪气,恢复轻盈状态。
2.艾灸疗法
选穴 :肝俞(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脾俞(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足三里(膝盖下3寸)、关元(脐下3寸)等。
作用 :疏肝理气、温补脾胃,缓解春分易发的失眠、焦虑、胃肠不适等问题。艾灸时距离皮肤2-3厘米,每穴10-15分钟,以温热感为宜。
治未病科推荐:
【葫芦灸】
葫芦灸是以天然葫芦为灸具,内置艾条燃烧,利用葫芦的密闭性聚热渗透,适合春分阴阳平衡的养生需求。其温热作用温和持久,可覆盖中脘、神阙等腹部穴位,重点调理脾胃虚寒、湿滞腹胀,促进气血生化;葫芦形制贴合人体曲线,能同时疏通多条经络,尤其适合春分肝郁脾虚、易发过敏者。春分时湿气渐升,葫芦灸可加速排寒祛湿,兼有安神助眠之效,避免燥热伤阴,契合节气“调和”之要。
【任脉灸】
任脉为“阴脉之海”,沿胸腹正中而行,春分时节施灸任脉(如关元、气海、中脘等穴),可滋阴养血、平衡肝阳过亢。此时人体阳气渐盛,易耗阴津,任脉灸通过温补下焦、固护元气,改善女性月经不调、宫寒及男性精力不足;同时调节胃肠功能,缓解春分多见的消化不良、反酸腹胀。艾火循任脉上行,还能润肺平喘,减轻春季花粉过敏引发的咽干咳嗽,实现“阴平阳秘”。
【督脉灸】
督脉为“阳脉之纲”,沿脊柱贯通全身阳气,春分督脉灸(大椎至命门段)可强力升发阳气,驱散冬季积寒。此时昼夜温差大,易感风寒湿邪,灸督脉能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鼻炎;同时振奋脏腑机能,改善春困乏力、腰背冷痛。春分肝气升发过旺易扰动心神,督脉灸配合膀胱经调理,可引火归元、安神定志,缓解焦虑失眠,契合“春夏养阳”原则,为全年健康奠定根基。
【脐灸】
脐灸疗法是在肚脐上隔药灸,利用肚脐的皮肤薄,敏感度高,吸收快的特点,以及通五脏六腑,联络全身脉络的功能,借助艾火的纯阳热力,透入肌肤,刺激组织。充分发挥中药、穴位、艾灸的三重作用,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防病健体的目的。
(二)外治疗法:祛湿通络
【中药香囊】
配方 :苍术、艾叶、佩兰等份打粉,装入锦囊随身佩戴或置于床头,可芳香化湿、驱邪避秽。
【中药足浴】
配方 :柴胡10g + 陈皮15g + 生姜3片煮水泡脚,可疏肝解郁、促进血液循环。
时间 :睡前泡脚15-20分钟,水温40℃左右,微汗即可。
【推拿按摩】
推肝经 :从大腿根部沿内侧推向膝盖,每次50-100下,有助于疏肝解郁。
揉腹法 :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逆时针各揉50圈,促进脾胃运化。
注意事项
1. 防过敏与流行病:春分花粉、病毒活跃,过敏体质者需加强防护,避免去人群密集处。
2. 减重黄金期:新陈代谢活跃,可通过适度运动与饮食调整管理体重。
3.忌过度闭户:保持居室通风,避免湿浊滞留。
就诊地址:治未病科(望江县中医医院急诊楼二楼)
就诊时间:上午8:00--11:30 下午14:00--17:00
夜间中医门诊:每周一到周三晚18:00--21:00
咨询热线:0556-7183908
预约电话:方医生:13955612179/18175337073
章护士:18756658829
治未病科人员简介
方书德,治未病科负责人,全科主治医师,康复治疗师,学科带头人,本科学历。跟随安徽省针灸医院全国名老中医魏福良教授学习。擅用针灸、推拿、中药;通过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失眠、焦虑症、抑郁症、三叉神经痛、颈椎病、肩周炎、网球肘、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退变、类风湿性关节炎、中风后遗症、头痛、鼻炎、耳聋耳鸣、面神经麻痹、痛经、穴位敷贴等常见病、多发病及多种疑难杂症。主要从事中医药预防保健、康复养生、体质辨识、健康评估、健康干预、中医适宜技术服务等。联系电话:13955612179
陈巧巧,治未病科中医师,毕业于安徽中医药针灸推拿学专业,本科学历。擅用针灸、推拿;通过中医辨证论治治疗颈椎病、肩周炎、网球肘、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退变、类风湿性关节炎、头痛等常见病、多发病。长期从事中医药预防保健、康复养生、中医适宜技术服务等工作。联系电话:15055184107
章斯君,护师,本科学历。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十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曾在芜湖市中医医院进修学习,擅长面部拨筋、刮痧、耳穴贴压、刺络放血、拔火罐、督脉灸、任脉灸、脐灸等中医护理技术。